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5:22:46 来源:zoty中欧体育全站 作者:中欧体育app下载官网
近三年前的某个傍晚,星舰SN15从万米高空回到地面,实现完美着陆。经历“四连炸”之后,马斯克的SpaceX迎来太空探索新阶段,业界有观点认为,关键一步在于防热材料技术的突破。
更轻、更刚、更强、更耐高温的复合材料,是一个拥有数千亿规模且快速增长的市场,对于空天体系丰富的陕西而言,该领域尤其充满想象空间。
普利美被视为具象这一空间的陕企代表之一,镐媒体·镐京智造局调研了解到,该企业近年来把国产成本打下来的同时,延伸产品链,造火箭发动机,做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,并开启产业链上下游投资。
镐京智造局与普利美创始人张新航及其投资人交流,试图素描这只略显“枯燥”却又至关重要的赛道上的“黑马”。
2018年,刚过不惑之年的张新航,赴欧洲考察高端复合材料发展情况,参观某国飞行设计所时,被对方轻蔑言语深深戳痛。
那一年,马斯克将猎鹰重型火箭送上太空。也是那一年,张新航陆续走访德国、俄罗斯、法国、捷克等欧洲国家,目睹了国外高端复合材料领域的先进水平,特别是耐温性和环保性方面,远超国内。
与传统合金相比,由多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新能源等领域。其刚度、强度、韧性更具优势,且重量更轻,更具耐温性,以保证汽车使用的安全和可靠,以及航天器安全着陆。
回国不久,张新航成立陕西普利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普利美”),召集来自母校及其他高校的技术人员,开始切入固体火箭动力技术和复合防热材料成型的基础研究。
根据基体材料的不同,复合材料大概可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、碳基复合材料、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。其中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、发展最快的复合材料,在复合材料中的占比超过80%。
张新航选择进军树脂基复合材料,经过多番打磨,2021年末,普利美的树脂材料产品成型,意图先行进入军品市场,却没人敢贸然采用刚刚诞生的新产品。
张新航也只是简单回顾:当时将所研发的材料应用至自行集成的导弹产品上,进行多次试射,完成了技术验证,进而推广至业界。
既做复合材料,同时基于材料优势,涉足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领域。镐京智造局了解到,普利美2022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。对于一家成立短短数年的初创科技企业,这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数据。
企查查显示,2023年2月,唐兴资本等机构入局;2024年2月,唐兴资本再度“押注”,西安锦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青岛一桥弘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陕西兴航成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等私募亦纷纷出手。
放眼复合材料下游,军用市场相对狭窄,如何扩大民用市场,几乎是复合材料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。如中航高科(600862.SH)、中复神鹰(688295.SH)等龙头企业,如今普遍在军民两个赛道同步发力。
这也是得到资本加持的普利美,正在探索的“两条腿走路”模式。张新航说道:“三年后,军品和民品各占一半,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可持续模式。”
镐京智造局与唐兴资本交流时,对方印证了这一态势:“军工是一个有产业节奏的赛道,受政策周期影响比较大;民用这块也是我们第二次投资普利美最重要的一点,他们在民用这块的开拓是超过我们预期的。”
复合材料市场的空间相当广阔,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曾预测,2023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增至7435亿元,中国甚至会在其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。从目前的主流应用领域来看,航空航天产业占据着25%左右的市场体量(目前尚未发布最新数据)。
唐兴资本对镐京智造局称,“做材料的产业链如果不成熟,或者说生态不成熟的话,业务拓展时就会很受掣肘。”
具体到普利美,张新航试图打造一个生态链:从原材料采购、产品研发、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。如此一来,便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、提高经营效率。
以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为例,通过在上游矿产、正负极材料、电解液和设备以及下游整车等领域的布局,实现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。
德方纳米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,宁德时代曾与其数次在云南、四川等地共同投资磷酸铁锂项目。这使得宁德时代多次在外部原材料市场波动时,均能坐拥更稳定的原材料供应。
谈及下一步如何继续构建生态圈,张新航设想:“公司作为一个平台,也应内部孵化与外部孵化结合,在内部尝试对生产端进行拆分,把产品做好再向外部打通产业端。”
产业观察人士指出:“对于复合材料而言,虽然其在性能、耐用性和环保性方面优于传统材料,但成本也相对较高。推动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,关键还是在于实现成本的降低。当前行业背景下,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,整合行业资源,拓宽上下游产业链,或将是该类型企业应该采取的行动。”
继2023年获得唐兴资本、锦汇天成基金的天使轮投资之后,如今普利美又获得一桥资本、西安敦成投资共同注入的A轮融资。
在众多玩家竞相比拼的千亿级赛道上,普利美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,实现技术持续突破、市场进一步扩容、产业生态圈构建等一系列动作,值得持续关注。
上一篇:【干货】2024年中国伺服系统行业产业链现状及市场
下一篇: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